台湾A片

头像
巫 强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江苏丹阳人,经济学博士,台湾A片 产业经济学系教授,博导,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理论经济学)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年),台湾A片 华英学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13-2014年);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与国际贸易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其中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中国工业经济》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专项资助等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经济学科)获得者大会;先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台湾A片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台湾A片 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台湾A片 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经历

1997年9月-2001年7月,台湾A片 金融学系,本科生

2003年9月-2005年7月,台湾A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

2005年9月,硕博连读进入台湾A片 经济学系,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2008年7月,获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1. 产业经济

2. 数字经济

3. 创新经济

4. 国际贸易

教学方向

1.中级微观经济学

2.反垄断经济学/竞争政策

3.高级微观经济学

4.国际经济学

5.产业经济学

教学奖励

1.   巫强,2023.9,台湾A片 “师德先进”青年教师奖,台湾A片

2.   郑江淮、孙宁华、谢建国、巫强、方先明、洪银兴、刘志彪、范从来,2023.7.21,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端科研平台深层次融入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

3.   郑江淮、孙宁华、谢建国、巫强、方先明、洪银兴、刘志彪、范从来,2022.1,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高端科研平台深层次融入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

4.   巫强,2021.12,2021年度菲尼克斯奖教金一等奖,台湾A片

5.   巫强,2021.11,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6.   巫强,2021.9,2020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本科)一等奖指导教师,贺强,《以邻为壑的开发区——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江苏省教育厅

7.   巫强,2020.9,2020年度台湾A片 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特等奖指导教师,贺强,《以邻为壑的开发区——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台湾A片

8.   巫强,2019.9,台湾A片 新华报业优秀青年教师奖教金,台湾A片

9.   巫强,2011.12, 台湾A片 杜厦教育奖励基金奖教金,台湾A片

10.  张二震、马野青、方勇、安礼伟、巫强、冯帆、韩剑, 2010.6,《国际贸易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国家教育部

11.  巫强, 2010.12, 菲尼克斯电气奖教金,台湾A片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12.  巫强, 2003.11, 台湾A片 “开元奖教金”,台湾A片


科研奖励

1. 巫强、朱姝、安修伯,2016,论文《中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省际边界壁垒吗?——基于暂住证数据的实证研究》获得《中国经济问题》2016年度优秀获奖论文,三等奖

2. 巫强,2016.7,著作《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获得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

3. 巫强,2016.11,著作《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获得第十四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

4. 巫强,2015,著作《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获2014/2015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著类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5. 刘志彪、巫强,2014,著作《扩大内需条件下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获第十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励金委员会

6. 巫强、刘志彪,2014,论文《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

7. 巫强,2013,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人才办

8. 巫强,2011.3,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

9. 巫强,2011.2, 台湾A片 第三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台湾A片

10. 巫强,2011,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

11. 巫强,2010.5, 台湾A片 第四批青年骨干教师,台湾A片

12. 巫强,2010.12,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

13. 巫强,2010.12, 台湾A片 2010年度科研新星奖,台湾A片

14. 巫强,2010, 台湾A片 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台湾A片

15. 巫强,201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6. 巫强,2009.12, 台湾A片 2009年度科研新星奖,台湾A片

17. 巫强,2009,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教育厅

18. 巫强,2009, 台湾A片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台湾A片

19. 巫强,2007.12, 台湾A片 2007年度科研新星奖,台湾A片

20. 巫强,2006,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大会

科研项目

1.   巫强,202309-202412,创新驱动江苏经济强,台湾A片 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经济强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专项重大研究计划

2.   巫强,202212-202512,数字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3.   巫强,202104-202109,加快推进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2021年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批准号21JSXT003,15万,

4.   巫强,202105-202110,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对策研究:基于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视角,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1SSL001

5.   巫强,201703-201812,江苏法制化营商环境构建与深化利用外资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编号17WTA003

6.   巫强,201701-202012,双边市场视角下的贸易中间商研究:模式、机理与政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673129

7.   巫强,201508-201608,江苏“互联网+”行动方案研究(产业),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重大课题,编号JSFZ201505

8.   巫强,201410-201507,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重点领域、体制障碍与政府治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编号71441027

9.   巫强,2013-2015,基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研究的国家贸易理论体系构建:以江苏为例,2013年度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第三层次,编号BRA2013242

10.  巫强,201101-201512, 基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研究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构建,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编号201101

11.  巫强,2011-2013, 我国贸易利益测算体系构建与实际测算:基于进口引致型出口的视角,教育部, 编号10YJC790277

12.  巫强,2010年3月, 丰县电动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丰县人民政府、丰县发展改革与经济贸易委员会

13.  巫强,2008-2010, 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研究:基于“进口引致型出口”视角,台湾A片

14.  巫强,2008-2009,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台湾A片 , 编号2008-02

15.  杨忠,2024-2027,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23&ZD133,担任子课题负责人

16.  刘志彪,2021-2023,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21ZDA007,担任子课题负责人

17.  杨忠,2017-2020,领军企业创新链的组织架构与协同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71732002,担任子课题负责人

18.  刘志彪,2016.11.3-2020.7.31,《长三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协调发展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编号16JJD790023,担任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协调)

19.  张骁,2017.01-2020.01,“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及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编号16ZDA015,担任子课题负责人

20.  刘志彪,201611-202007,长三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协调发展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6JJD790023。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并协助项目协调

21.  洪银兴,2015-2018,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5ZDA060,子课题负责人

22.  吴福象,2014-2017,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区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A024。子课题负责人

23.  刘志彪,2011-2013,扩大内需条件下提高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D790036。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并协助项目协调

24.  高传胜,2009-2012,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与突破:基于服务功能视角的分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3051。项目参与人

25.  钱海燕,2008-2009, 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式分析,江苏省科技厅, 编号BR2008046。项目参与人


出版专著

1.   范从来等著,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经济强,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05-01。参著第一章,《创新驱动》,巫强、曹长帅、尹立平。

2.   任保平、师博、巫强、钞小静、郭晗、魏婕等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24年。

3.   洪银兴、高培勇等著,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参著《新产业》,“五、新质生产力与数实融合”,pp.279-287。

4.   巫强著,巫强自选集:行走在产业经济与国际贸易间的交叉研究,台湾A片 经济学院教授文丛,台湾A片 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

5.   洪银兴、郑江淮等著,2020.5,创新驱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著分论第一章,《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新趋势》。

6.   刘志彪、巫强等著,2019.5,长三角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长三角区域践行新发展理念丛书。

7.   李晓蓉、巫强等编著,2019.10,中国产业发展路径和机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论坛文集,台湾A片 出版社。

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2017.3,苏南所有制结构协同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化过程中苏南所有制结构发展研究”成果,江苏人民出版社。参著第一章,《地理位置、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全球化》。

9.   李善同、黄群慧主编,2016.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系列丛书,科学出版社。参著第九章,《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的理论探讨与政府治理》。

10.  刘志彪主编,2015.8,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江苏人民出版社。参著第八章,《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举措》。

11.  巫强著,2014,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于2015年11月获得2014/2015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著奖三等奖,2016年7月获得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一等奖,2016年11月获得第十四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2.  刘志彪、郑江淮等著,2014.5,均衡中国:长三角发展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第二章,《长三角坚决定位于中高端产品:开放新均衡》。

13.  刘志彪、巫强等著,2013.8,扩大内需条件下的经济全球化战略——长三角新时期的对外开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该著作于2014年11月获得第十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优秀著作一等奖空缺),2015年10月获得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14.  刘志彪、郑江淮等,2012.5, 价值链上的中国:长三角选择性开放新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第十五章,《依托国内价值链振兴长三角本土装备制造业》。该著作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15.  李善同、刘志彪、李金华、原毅军主编,2011.6,“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政策,科学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系列丛书。参著第八章,《面向制造业升级的生产者服务业促进政策研究》。

16.  刘志彪、郑江淮等,2010.1, 冲突与和谐:长三角经济发展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第七章,《为出口而进口:非对称战略背景、内在机制和外在冲突》。

17.  刘志彪、张杰等,2009.12, 全球化中中国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和战略调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参著第八、九章。

18.  刘志彪、江静等,2009, 长三角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参著第十四章,《技术性贸易壁垒条件下本土企业的创新和升级》。

19.  刘志彪、郑江淮等,2008, 服务业驱动长三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第四章,《长三角地区吸收服务业FDI的决定机制》。

20.  刘志彪、郑江淮等,2007, 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著第六章,《长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  张二震、曾向东、马野青,2003, 全球视角下的南京产业发展,台湾A片 出版社。参著第六章,《南京参加国际产业分工的制度环境分析》。


出版教材

1、刘志彪等编著,《产业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参著。

2、刘志彪等编著,《产业经济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2月。参著。“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台湾A片 “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

3、马野青、巫强、安礼伟主编,《国际贸易学(第六版)》,台湾A片 出版社,2024年1月。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刘志彪等编著,《产业经济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11月1日。参著。“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台湾A片 “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


发表论文

1.   巫强,汪阳昕,黄孚.自动化能否导致企业生产率增长与分化——基于工作任务的差异替代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4,(11):99-117.

2.   巫强,陈宇超.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33(02):229-241.

3.   胡蕾,巫强,姚雨秀.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基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4,40(03):82-96.

4.   巫强,胡蕾,蒋真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内涵、动力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02):27-37.

5.   巫强,胡蕾.数字乡村发展能使农村居民更幸福吗?——基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11):64-74.

6.   胡丹丹,黄孚,巫强.数字城市建设与企业数字化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24,(04):117-126.

7.   巫强,姚雨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理论逻辑、现实障碍与政策路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3):107-114.

8.   胡蕾,巫强.外贸企业由外循环为主转向内循环为主的现实梗阻、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J].价格月刊,2024,(06):64-73.

9.    ZhiyuanZhong, Qiang Wu, David Doloreux,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of high-qualitytechnologies within Chinese citi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Volume 103,Issue 2,2024,100012,ISSN 1056-8190,//doi.org/10.1016/j.pirs.2024.100012.

10.   ZhiyuanZhong, Qiang Wu, Manling Wang, Does the U.S.-China trade war stop? Anovel event study on fake news and stock price in China, Finance ResearchLetters, Volume 66,2024,105702,ISSN 1544-6123,//doi.org/10.1016/j.frl.2024.105702.

11.  巫强,姚雨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省际分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8):73-93.

12.  巫强,黄孚,汪沛.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创新绩效——兼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24,(10):67-80.

13.  巫强,黄孚,汪沛.基于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区域测算与时空演进[J].统计与决策,2024,40(19):11-16.

14.  巫强,姚雨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还是多元化[J].中国工业经济,2023,(08):99-117.

15.  巫强,黄孚,汪沛.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机与多元化转型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3,(09):117-129.

16.  巫强,陈宇超.县城载体地位提升对市域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J].城市问题,2023,(07):4-12.

17.  巫强,仲志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提升企业专利质量?——基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23,(03):173-192.

18.  杨忠,巫强,宋孟璐,孙佳怡.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创新链理论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3,26(01):146-160.

19.  巫强,仲志源,陈博宇,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回应与企业生产率.中国经济问题,2022(2):151-165.

20.  姜卫民, 郑琼洁, 巫强,数字经济行业效率:测算方法,演进趋势及影响机制. 财经问题研究, 2022(3),pp.34-43.

21.  巫强,领军企业创新链:理论内蕴与政策体系,工信财经科技,2021(2),pp.26-33. 2021年《工信财经科技》优秀论文

22.  杨忠,巫强,深入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加快构建创新联合体,人民日报(理论版),新知新觉,2021年8月16日第10版

23.  黄孚,胡丹丹,巫强,行业竞争与企业协同创新——基于江阴598家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实证,江苏社会科学,2021(6),pp.221-230

24.  巫强,张金华,郑江淮,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实体经济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20,435(2),pp.28-37(封面文章)

25.  巫强,黄孚,于涛,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对三次产业协调度的影响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6),pp.1257-1267

26.  闫东升,巫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企业增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20,36(4),pp.41-49

27.  吴琴,巫强,“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作用机制研究,学海,2020(4),pp.163-169

28.  巫强,郭航,顾以诺,行业竞争、市场地位与外资制造业企业的增加值比例——基于层级型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4),pp.48-65。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pp.57-67

29.  巫强,余鸿晖,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研究:基于市场势力和生产率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9(8),pp.11-21

30.  杨忠,李嘉,巫强,创新链研究:内涵、效应和方向,台湾A片 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pp.62-70。新华文摘2020年第1期(总第685期)全文转载,pp.128-131。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1期转载,pp.208。

31.  巫强,任若琰,潜在供给规模视角下中国服务业核算与省级结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8(9),pp.40-47

32.  巫强,林勇,任若琰,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程度测算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8(11),pp.77-89

33.  陈启斐,巫强,国内价值链、双重外包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证据,财贸经济,2018(7),第39卷第7期,pp.144-160

34.  巫强,徐子明,黄南,外商直接投资从上海向苏南扩散吗?,华东经济管理,2017(9),第31卷第9期,pp.14-22

35.  巫强、徐子明、顾以诺,制度环境与交易历史视角下外贸公司出口结算方式的选择机制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7(4),pp.118-128

36.  马野青、曹彩云、巫强,我国制造业进口多样化及其生产率效应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pp.21-27

37.  巫强、顾以诺、黄艳秋,我国利率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利差的机理研究:竞争效应还是风险效应,南大商学评论,2017-14(2),pp.19-34

38.  马野青、张梦、巫强,什么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7(3),pp.28-35

39.  巫强、崔欣欣、徐子明,政府竞争影响我国出口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台湾A片 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5),第53卷,pp.27-37

40.  巫强、朱姝、安修伯,中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省际边界壁垒吗?——基于暂住证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6(6),pp.3-13,《中国经济问题》2016年度优秀获奖论文三等奖

41.  任志成、巫强、崔欣欣,2015,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省级出口增长,财贸经济,36(7),pp.59-69

42.  巫强、崔欣欣,2015,区域竞争促进出口增长的机制研究——基于差分GMM的分析,国际商务, NO.05

43.  巫强、马野青、姚志敏,2015,美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决定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NO.03

44.  巫强、崔欣欣、马野青,2015,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我国出口增长的制度解释:理论与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NO.10

45.  巫强、任志成、陈梦莹,2015,金融市场发育能促进企业进入退出吗?——基于金融市场分类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 NO.1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46.  巫强、姚志敏、马野青,2014,美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的度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NO.08

47.  巫强、崔欣欣,2014,地方政府竞争会促进地区出口增长吗——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分析,南大商学评论, NO.03

48.  巫强、刘蓓,2014,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产业经济研究, NO.06

49.  巫强、刘志彪,2014,长三角统一市场的内外开放与有序竞争,现代经济探讨, NO.12

50.  巫强、任志成,2014,我国开放经济均衡转变下的产品层次战略调整研究,南京社会科学,NO.09

51.  巫强、杨帆、马野青,2013,厂商产生率异质条件下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决定因素分析,世界经济研究,NO.12

52.  任志成、巫强、杨帆,2013,国际贸易利益测算问题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NO.09

53.  巫强、姚志敏,2013,长三角与珠三角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测算与比较,科技与经济,NO.04

54.  江静、巫强,2012,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路径研究,南京社会科学, No.08

55.  巫强、刘志彪,2012, 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 2012(03),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国民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56.  巫强、刘志彪、江静,2011, 扩大内需条件下长三角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战略选择,上海经济研究, No.10

57.  徐素、于涛、巫强,2011, 区域视角下中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国际城市规划, No.01

58.  Wu Qiang、Liu Zhibiao,2011, Analyzing the Value Chainsof China’s Knock-off Handest Industry, China Economist, Vol. 6(1)

59.  Liu Zhibiao、Wu Qiang,2011, ProductQuality Preference, Machinery Import and Import-induced Export,Studies inRegional Science, Vol.40, No.4

60.  巫强、刘志彪,2010, 双边交易平台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条件、瓶颈与突破:基于山寨手机与传统手机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比较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No.0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61.  巫强、王嘉,2010,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台湾A片 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NO.06

62.  巫强,2009,为出口而进口:非对称战略的背景、内在机制和外在冲突,南大商学评论, 14

63.  巫强、刘志彪,2009,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奇迹的发生机制分析,经济研究, No.06

64.  于涛、巫强、康艳红,2008,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 No.04

65.  巫强,2007, 技术性贸易措施下出口企业被动创新效应,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No.10

66.  巫强、刘志彪,2007, 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管理世界,No.02

67.  巫强,2006,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式探析,对外经贸实务, No.08

68.  巫强,2006, 长三角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兼评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粗放论”,现代经济探讨, No.12


会议与工作论文

1.   深度关注|中国出口实现开局稳,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3月14日第4版,记者沈东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转载。

2.   2024江苏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专家谈(上篇)增长复苏之势:“稳”中有“进”,江苏经济报,2024年3月13日总第9833期A1版,记者王峻峰

3.   经济强省的“进”与“新”(下)增长里的“新动能”,江苏经济报,2024年3月12日总第9832期A2版,记者王峻峰

4.   经济强省的“进”与“新”(上) 稳健复苏之中的“进”,江苏经济报,2024年3月4日总第9826期A4版,记者王峻峰

5.   江苏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江苏经济报,2024年1月8日总第9792期A4版,记者王峻峰

6.   巫强,2024年6月12日星期三,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型工业化:基于中国场景的理论刻画》,第7版

7.   巫强,2024年7月27日,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河南日报,第4版

8.   投资迭代:从地产到新基建,江苏经济报,2023年5月15日总第9631期A4版,记者王峻峰

9.   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成为出口增长点 “新三样”激发外贸新动能,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3月2日第4版,记者沈东方。中纪委网站以《深度关注!“新三样”激发外贸新动能》为题转载

10.  镇江南进:与南京共建产业创新走廊,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9月24日,记者王海平

11.  创新链能否搭上“链长制”快车?,中国科学报,2021年9月22日(星期三)第三版头条,记者田瑞颖

12.  巫强,培育长三角领军企业创新链,浙江日报,2020年1月7日星期二第9版

13.  巫强,产业纵横:以一体化思路推进城乡治理,凤凰品城市,2019(7-8),pp.56-60

14.  探寻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记台湾A片 经济学院副教授巫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13日周五第二版,青年学人之七十九,记者吴楠

15.  刘志彪、巫强,2010年5月18日第9版, 为出口而进口:我国消费品出口扩张方式,中国社会科学报,

16.  Yu Tao, Wu Qiang, Hong Ying,2009, Analysison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se of Suzhou,NCM 2009 -5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NC, IMS, and IDCEI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