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研究院理事长,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江苏经济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台湾A片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联合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学部助理教授, 2002年4月至2005年6月台湾A片
副教授, 2005年7月以来任台湾A片
教授。曾在法国巴黎十一大学进行合作项目研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Law》、《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Journal of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等多家国际刊物和国内《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教学奖励
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 2015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20年度台湾A片
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优秀本科生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科研项目
于津平,2023.8-2024.1,江苏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研究,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3SSL005
于津平,2022.4-11,推动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研究,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2SSLA004 于津平,2022.3-10,RCEP和“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打造贸易便利化示范区,江苏省商务厅招标项目。 于津平,2018-2022,推动“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研究:量化评价与推进战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编号:18VDL014 于津平,2018-2019,江苏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园区模式升级研究,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编号:18SSL079 于津平,2012-2015, 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编号:12BJL080 于津平,2011-2013, 江苏出口竞争力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编号:2011ZDXM005 于津平,2009-2012, 全球经济变化中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 编号:2009JJD790022 于津平,2009-2011, 江苏应对贸易壁垒、防止产业损害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编号:09EYD022 张二震,于津平,2008.5-1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课题 于津平,2005.12-200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台湾A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基地985项目招标课题子课题 张二震,于津平,2005.1-12,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发展态势研究,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重大课题 于津平,2005-2007,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机制与前景,欧洲一体化与欧洲认同的社会基础项目子课题,中国欧盟欧洲项目研究中心 于津平,2003, 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台湾A片
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于津平,2001.1-12, 二十一世纪大阪与亚洲诸国的经济关系,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特别奖励研究
出版专著
1.于津平、赵文军编著, 2015, 经济全球化变化中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编,于津平参著, 2014, 区域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3.于津平参著, 2012, 率先现代化的昆山之路, 人民出版社 4.于津平、张雨编著, 2010,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与机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于津平参著, 2008, 改革开放的昆山之路, 人民出版社 6.张二震等主编,于津平参著, 2008,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战略调整, 人民出版社
发表论文
Xiaokang Wu, Jinping Yu, 2024,Bridging Innovation Distances: High-Speed Rail and Patent Agency Utilization in China,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65,No.2, p.446-470. 于津平,李媚媚,孙楚仁,2024,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出口产品稳定性,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于津平,夏文豪,2024,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国际经贸探索,第5期。 葛纯宝,于津平等,2024,世界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化及形成机理--基于复杂网络方法,南方经济,第10期。 任优生,于津平,2024,人工智能何以催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质生产力?现代经济探讨,第11期。 张晴,于津平,2024,投入数字化与出口产品出口质量升级--来自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经验证据,经济科学,第4期。 毕朝辉,于津平,2024,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研究,新华文摘,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于《现代经济探讨》2023安第10期) 王迎,纪洁,于津平,2023,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利益,国际经贸探索,第12期。 于津平,2023,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群众(决策咨询版),第16期。 吴小康,于津平,2023,科技中介与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建设,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刘依凡,杨继军,于津平,202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福利损失:基于有效市场势力的视角,财贸经济,第9期。 于津平,刘依凡,2023,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策略,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于津平,葛存宝,2023,贸易便利化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第2期。 刘依凡,于津平,杨继军,2023,城市群空间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经济评论,第4期。 Xiaokang Wu, Jinping Yu, 2023,Does Dialect Difference Impede Patent Transa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Inter-city Patent License Data. Technological Forcasting & Social Change, 187, 122197. 史亚茹,于津平,2023,跨境电商改革与企业创新--基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国际贸易问题,第4期。 闫志俊,于津平,202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基于价值链延伸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张晴,于津平,2023,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中国企业价值链攀升吗?当代财经,第9期。 王迎,史亚茹,于津平,2023,数字经济与国内价值链分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2期。
张晴,于津平,2023,投入数字化的减排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检验,科学学研究,41(08)。 毕朝辉,于津平,2023,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研究,现代经济探讨,第10期。 纪洁,王迎,于津平,2023,贸易自由化与服务业劳动力配置,国际贸易问题,第7期。 于津平,2022,在开放发展上展现作为,新华日报,7月26日。 吴小康、于津平,2022,宗教文化与民营企业出口结构,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 毕朝辉、于津平、史亚茹,202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减贫效应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1期。 吴小康,于津平,2022,长期导向、研发密集度和比较优势,中国经济问题,第2期。 史亚茹、于津平,毕朝辉,2022,贸易便利化与企业技术升级,国际经贸探索,第7期。
杨栋旭,于津平,2022,东道国外商投资壁垒与中国企业大型对外投资- -基于投资边际、模式与成败三重视角,国际经贸探索,第5期。 葛纯宝、于津平等,2022,贸易便利化、空间溢出与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网络与空间计量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7期。 杨栋旭,于津平,2022,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FDI增长-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证据。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5期。 吴小康,于津平,2021,原产地原则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转移效应,国际贸易问题,第10期。 吴小康,于津平,2021,方言距离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世界经济,第2期。 于津平,张艳艳,2021,“一带一路”国家铁路联通对中国出口的能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1期。 杨栋旭,于津平,2021,投资便利化、外商直接投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经纬,第2期。 张晴,于津平,2021,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基于投入来源差异的再检验,财经研究,第9期。 于津平,黄真,2021,“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于津平,印梅,2021,RCEP时代亚太经贸格局重构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葛纯宝,于津平,202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边阻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4期。 李敏,于津平,2021,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如何影响收入不平等?--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6期。 杨栋旭,于津平,202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国际国贸探索,第3期。 葛纯宝,于津平等,2021,“一带一路”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变及影响因素,财经论丛,第10期。
张晴,于津平,2021,贸易便利化能否提升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商业与经济,第1期。 于津平,方初,2020,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与中国自贸试验区的角色定位,江海学刊,第6期。 张晴,于津平,2020,投资数字化与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经济评论,第6期。 张晴,于津平,2020,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财经论丛,第11期。 葛纯宝,于津平,202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出口——基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第9期。 杨源源,于津平,高洁超,2020,国际技术竞争与利率“L型”演化之谜,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杨源源,于津平,高洁超,2020,零利率下限约束、宏观经济波动与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财贸经济,第1期 李敏,于津平,2019,“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评估,江海学刊,第5期 方初,于津平,2019,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文化类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 闫志俊,于津平,2019,出口企业的空间集聚如何影响出口国内附加值,世界经济,第5期 杨源源,于津平等,2019,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范式选择,财贸经济,第1期 杨源源,于津平,2019,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贸易政策取向选择——机遇DSGE模型的动态模拟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 郑丹青; 于津平,2019,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成本测度与影响研究——基于价值链分工地位视角,产业经济研究,第3期 印梅; 于津平,2019,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弱相关表象解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杨栋旭; 于津平,2019,金融市场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10期 杨源源,于津平,杨栋旭,2018,融资约束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经济评论,第5期 吴小康,于津平,2018,企业内产品关联与企业出口产品转换,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 吴小康,于津平,2018,产品关联密度与企业新产品出口稳定性,世界经济,第7期 于津平,2018,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中国的作用,江海学刊,第3期 于津平,2018,全球经济治理须民主化多样化,新华日报,2018年5月2日 杨源源,于津平,2018,中日韩FTA战略差异比较与区域合作前景,亚太经济,第1期 闫志俊,于津平,2018,产品技术复杂度与企业出口增长,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 张艳艳,于津平等,2018,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第3期。 张艳艳,于津平,2018,交通基础设施、相邻效应与双边贸易--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第3期。
杨源源,于津平,2017,新常态下中国最优货币调控范式选择--基于财政货币政策互动视角,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 崔岩,于津平,2017,“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中国货物出口,当代财经,第11期 崔岩,于津平,2017,“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5期 杨源源,张晓林,于津平,2017,异质性预期、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国际金融研究,第9期 闫志俊 于津平, 2017, 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经济研究, 第1期 李思慧,于津平, 2016,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 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 于津平,许咏, 2016, 股权融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第6期 吴小康,于津平, 2016, 进口国通关成本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世界经济,第10期 郑丹青,于津平,2016,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利益再分配--以中美贸易为例,世界经济研究, 第5期 占华,于津平,2016, 贸易政策、扩大进口与失业,世界经济文汇, 第1期 于津平,吴小康,20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区域竞争与地方政府补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第3期 于津平,花浩翔,2016, 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探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第2期 于津平,顾威,2016, “一带一路”建设的利益、风险与策略,南开学报, 第1期 郑丹青,于津平,2015, 外资进入与企业出口增加值,国际贸易问题, 第12期 占华,于津平,2015, 贸易开放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第1期 于津平,吴小康,熊俊,2014, 双边实际汇率、出口规模与出口质量升级,世界经济研究, 第10期 孙俊,于津平,2014, 资本账户开放路径与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福利分析,金融研究, 第5期 郑丹青,于津平,2014, 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微观核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第8期 赵文军,于津平 ,2014, 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 第3期 周玲玲,于津平,2014, 中国贸易竞争力与全要素碳减排效率关系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第8期 吴小康,于津平,2014, 外商直接参与、间接溢出与工业企业生存,国际贸易问题, 第4期 吴小康,于津平,2014, 引力方程:从经验到理论,国际经贸探索, 第4期 于津平,邓娟,2014, 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2期 李猛,于津平,2013, 中国反倾销跨越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财贸经济, 第4期 于津平,2013, 以指标体系引领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新华日报, 6月18日 李猛,于津平,2013, 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第4期 杨智华,于津平,2013, 国外对华反倾销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研究,国际经贸探索, 第8期 于津平,孙俊,2013, 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在我国东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第4期 孙宁华,洪银兴,于津平,2013, 苏南地区现代化的标杆国家、进程评价和战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 第4期 赵文军,于津平,2012,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 第8期 于津平,2012,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南开学报, 第1期 熊俊,于津平,2012, 资本积累、贸易规模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 赵文军,于津平,2012, 实际外部财富、劳动生产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基于跨期一般均衡理论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 第4期 于津平,刘向丽,2011, 对长三角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中国经济报告, 第9期 Jinping Yu,2011, Current Risks of Global Economy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ast Asia Nations,Compass, Summer 于津平,郭晓菁,2011,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世界经济研究, 第5期 李猛,于津平,2011, 东道国区位优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第6期 于津平,许小雨,2011, 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第1期 曹慧平,于津平,2011, 贸易结构、中间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世界经济研究, 第3期 Jinping Yu, Yao Cheng,20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RMB Exchange Rate on China’s Inflows of FD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No.24 于津平,2010,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路径探究,社会科学战线, 第7期 王孝成,于津平,2010, 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经济评论, 第3期 王孝成,于津平,2010, 进口贸易、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南京社会科学, 第1期 程瑶,于津平,2009,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第3期 赵文军,于津平,2009, 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基于两贸易品跨期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 第4期 赵文军,于津平,2008, 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第12期 Jinping Yu, Wenjun Zhao,2008, The Impacts of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on the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Vol.1, No.3 于津平,杜秀红,2008, 南京开放型经济的创新与升级研究,南京社会科学, 总第252期 于津平,2008, 基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调整,台湾A片
学报, 第4期 叶文佳,于津平,2008, 欧盟对中国FDI与中欧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4期 于津平,赵佳,2007,, 人民币-美元汇率与中国FDI利用关系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第12期 于津平,2007, 汇率变化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世界经济, 第4期 于津平,2007, 汇率变化能否缩小贸易顺差,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4日 张雨,于津平,2007, 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合作的动因及政策选择,南京社会科学, 第7期 杨晓琴,于津平,2006,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 第2期 于津平,张昊光,2005,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比较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第9期 于津平,2005, 浅析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2期 于津平,梁琦,2005, 不完全竞争行业最优外资规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第12期 Jinping Yu, Haoguang Zhang,2004,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Vol.50, No.1 于津平,2004, 外资政策、国民利益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 第5期 于津平,2003,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 第5期 于津平,2003, 中日经济关系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 第6期 Katsuhiro Miyamoto, Jinping Yu,200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sia of Osak’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Vol.48 Jinping Yu,2002, Incentive, Productivity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Law, Vol.4 于津平,2002, 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比较优势,世界经济评论, 第46卷第9期 Jinping Yu,2001, Two-tier Price System and Economic Transition.,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Law, Vol.3 于津平等,2001, 二十一世纪大阪与亚洲各国经济关系,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特别奖励研究报告 Jinping Yu,2000, Privatiz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Law, Vol.2 Katsuhiro Miyamoto, Jinping Yu,2000,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in a Mixed Transition Econom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28, No.4 宫本胜浩,于津平,1997, 中国与俄罗斯的转轨经济比较研究,世界经济评论, 第5期 Kastuhiro Miyaomoto, Jinping Yu,1997, Economic Transition: Comparing China with Russia,Japanese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 Vol.18
|